止于至善——人生的愿景
止于至善,是人生的愿景,是我们修行的原动力,我们有很多不同的动力,只是有些动力不持久,尤其是对物质的追求,小时我们喜欢的棒棒糖,玩具,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在都不喜欢了,不在乎了,不在想要了。对物质过...
止于至善,是人生的愿景,是我们修行的原动力,我们有很多不同的动力,只是有些动力不持久,尤其是对物质的追求,小时我们喜欢的棒棒糖,玩具,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在都不喜欢了,不在乎了,不在想要了。对物质过...
王阳明为什么要提倡知行合一,是因为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而不能空谈,在行中知,在知中行,比如一位朋友讲有一次在地铁口出来抽烟,结果被罚款50元,所以他反思下次不能抽了,然后下次坐地铁出来忍住了,...
在《传习录》读书会上,有同学提出,人生感觉到迷茫困惑怎么办?我跟他讲,实际这是现在很多人都遇到困惑了,为什么呢,因为感觉到做的事情没有价值啊,没有成就感,看不到希望,王阳明讲过要立志,志不立,天下...
在《孟子》读书会上,一位朋友问,怎么才能把事情办妥当?《中庸》上有一句话:君子而时中,如果把事情办妥当,就是要守着一个时字,一个中字,中就是不偏,做事情不要偏激,既不能过,也不能不及,而且要看场合...
孟子讲:事情那么多,什么事情才是最重要的?侍奉父母才是最大的事,对父母的事才是事情的根本。孟子还讲了一个故事,曾子奉他老爸的时候,每一顿饭,都有酒肉,当时普通人都只能吃菜,逢年过年才有肉吃,这是对...
现在经常网上说到,现在的女孩子太现实了,结婚还要有房有车,没人愿意陪你过苦日子,听起来是对女孩子的批判,但是孔子说,这么说是有道理的,贫穷容易让人产生抱怨的情绪,天天为钱发愁,想不抱怨那真是太难了...
我们现在的观念是爱一个人,不就是让他吃好的,穿好的,不让他有任何的辛苦和劳累吗?就是给他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吗?而《论语》上讲,爱一个人,能不让他辛劳吗?怎么好像跟我们理解的不一样呢,因为这里面有古...
今天一位员工问我,“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感觉好像理解,但是又说不出来怎么去表达,我引导她说:“成人之美,肯定是美好,帮助别人成就事情,你想想最近自己在工作中,做了那些帮助别人的事情?”她回...
今天读书会上,一位朋友分享了刚发生的故事,自己亲戚家的孙子高考出了成绩,就询问他的奶奶,得知孩子高考分数得了500多分,出于关心的目的,就讲到自己的一个学生是专业做高考志愿填报的,收费是5000元...
今天,一位朋友提了一个问题,《论语》讲到的“以德报怨如何?”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那自己的亲人对自己有怨,怎么处理呢,总不能断绝关系吧。实际上,我们需要根据关系远近来区别对待。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