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修行方式如何落地

孟见(天浩) 阅读:20326 2024-04-17 22:20:18 评论:0

阳明先生所提出的心学三大理念之一:知行合一,知道了,就马上要去落实,才是真实用功。

谈到先秦孔门弟子的修行,从中我们能发现孔门弟子非常重视修行实践。比如颜回问仁,孔子回答:“克己复礼”。颜回表示:“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照您说的这些话去做。

曾子自己讲三省吾身:“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在实践中运用了呢?子张问行,子张问孔子怎么去修行?孔子回答:“言忠信,行笃敬”。然后“子张书诸绅”,子张把这六个字写在了腰带上。子路呢?“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子路听到老师的指导后,还没亲自实行,担心又听到新的道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些都是阳明先生所提出的心学三大理念之一:知行合一,知道了,就马上要去落实,才是真实用功。

我们现在学习儒家,多数还是停留在思想层面,也就是知的层面,而没有行。比如说知道忠、信这些思想非常好,但是没落实在行动上。为什么没落实?

第一是不了解儒家有什么修行方法,毕竟古代大儒的修行方式几乎面临失传了,《论语》中的记载也只是只言片语;

第二是认识不到位,不清楚儒家的修行方法对自己有多大的作用;

第三是现代生活节奏太快了,每天工作太忙碌,经常忘记修身。其实我们可以借鉴子张的方法,把自己的短板写在一个自己常常能看到的位置。比如古代很多大儒常常在自己的书房写一个大大的“怒”字,提醒自己控制怒气;鲁迅先生在自己的桌子上刻一个“早”字,提醒自己早起,不能迟到;我自己用的方法是在手机屏保上写“慎言”两个字,提醒自己说话要慎重,不该说的别说。因为自己每天看手机的频次最高,一方面是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要遗忘另一方面是别人看到了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外在监督。通过这种方法,经过一段时间后,慢慢习惯成自然,就可以起到改短板的目的,这也是师门自律型日课的一种修行方法。

8b455cac71f8f6ce4409f5ca909ae7aa.png

本文 孟见(天浩)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www.mengjian.net.cn/post/ru-jia-xiu-xing-fang-l0f.html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发表评论
搜索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