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而见恶,其终也矣?
今天在国学俱乐部《论语》读书会上,一位朋友问,为什么孔子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矣?人到了四十岁还被别人讨厌,怎么一生就终结了?
其实这是一句孔子对自己一生学习,修行和实践的总结,孔子讲:“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人肉体成熟大概需要20年,而思想的成熟需要更长的时间,大概到了四十岁的时候,思想基本成熟了,是人生的思想境界达到一个高度。所以孟子也说过:“吾四十不动心”,可见四十岁是一个转折点。
另外,我们学习古文,需要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当时的语境当中,才能理解其真实含义。古人平均年龄只有大概五十岁,等到了四十岁,该经历的都经历了,孩子肯定都结婚了,甚至都见到自己的孙子了,自己都当爷爷了,而我们当代四十岁还正值壮年,可能刚刚创业,事业还在爬坡期,很多人还没结婚呢。所以要辩证的理解这句话,比如理解为到了六十七十岁,还被别人讨厌,那真的是一辈子就这样了,想有成就都来不及了,所以修身要趁早啊,《中庸》上有一句话“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誉于天下者也”,也是劝诫我们,要趁早修身,不能到临死前才想着要修身,在想把人脉理顺,让身边的人亲近起来,再去做事业,那已经来不及了。
扫一扫关注视频号:致良知学院,听取更多传统文化视频内容。
欢迎您跟我一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本文 孟见(天浩)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www.mengjian.net.cn/post/si-shi-er-jian-e-qi--9s4.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