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乎

孟见(天浩) 阅读:1098 2024-08-14 21:56:45 评论:0

今天读书会上,一位朋友分享了刚发生的故事,自己亲戚家的孙子高考出了成绩,就询问他的奶奶,得知孩子高考分数得了500多分,出于关心的目的,就讲到自己的一个学生是专业做高考志愿填报的,收费是5000元,可以介绍给孩子,给孩子规划报一个好大学,然后就把联系人推荐给奶奶了。后来自己反复询问进展,学生才说也加上了孩子微信,就是给这个孩子发了很多信息,他基本都不回复。自己听到就抱怨起来,自己本来都是为了他们好,怎么态度这样,需不需要也不回复一下、

我分享说《论语》上有一句话,叫“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乎”,引申一下这句话就是“求善而得善,又何怨乎”,你的出发点是帮助他,是行善,而且善行你已经做了,还有什么要报怨的呢?再者说,行善要考虑对方是否需要,要问下对方接不接受善行,而不是一厢情愿去帮人,否则结果有可能就是好心没好报。

一位做中医健康调理的朋友也分享到,自己帮别人调理好了健康,怎么患者从内心和行为都看不到一点感谢,一句谢谢也不说。这种心态就是有求表扬的心,当没有得到认可和表扬的时候,内心就会产生怨恨,从深层次挖掘,就是有好名的心,去除这个病根,就不会有怨了,良知自然知道“求善而得善,又何怨乎”。


扫一扫关注视频号:致良知学院,听取更多传统文化视频内容。

欢迎您跟我一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致良知学院视频号.jpg

本文 孟见(天浩)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www.mengjian.net.cn/post/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乎.html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发表评论
搜索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