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识越多越好吗?
前几天我与一位学校长喝茶,聊到了我使用阳明心学在子女教育方面的一些应用,随后校长谈到了正面临的家长投诉问题,我便从心学格物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找出来原因和几种解决方案。校长若有所思,向我谈到之前喝茶时也有一位朋友大谈阳明心学,在场的人都觉得这个人学的有点傻了,无法理解。实际上这种人我也经常见,这就是知识学多了,觉得自己学的不错,造成知识障碍,让人觉得有点怪怪的。
有位物业的老板经常约我聊天,有一次跟我讲,前几天参加了别人的心学的分享会,她说听不懂,对方还生气了。听我聊心学,就很容易理解。因为心学是一种实践的感悟,是要能帮她摆清楚事情,是从实践的应用的案例来聊天的。
这也是学习的三个层次,用化妆做一个比喻,女性刚开始学习化妆的时候,还不太会画,画的很浅,是淡妆,生怕别人看出来自己不会化妆;第二层次,感觉自己学有所成,要化成浓妆,必须要让别人看出来,画的就比较妖艳;第三个层次呢,是化妆化得跟没有化一样,让别人觉得自己是天生丽质,天生长得就是这么美,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感觉。第三个层次跟第一层次有相似性,表面看起来是差不多,但是这种理解是一种升华,进入到比较高的境界了。
学习传统文化也是如此,不能追求华而不实,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活学活用,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之中,这就是《中庸》上讲的日用平常,能够解决我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很多创业的老板,本来公司管理的不错,等读完 MBA后,反而不会管理公司了。为什么?学习的方法,是知识,照搬照抄,不适合自己的公司,还与自己原来的管理理念冲突了,员工也懵了,不会了。学完之后还需要自己思考总结实践。那学什么合适?孔子讲“学而时习之”,习,指的是实践,要学习在实践中常常能用到的,否则学习多了就是知识障,反而不如不学。
扫一扫关注视频号:致良知学院,听取更多传统文化视频内容。
欢迎您跟我一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本文 孟见(天浩)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www.mengjian.net.cn/post/xue-xi-zhi-shi-yue-d-hex.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